【TraNews全球新聞記者蔡聰挺/新竹報導】
36歲許小姐日前覺得開車時看不到對側和隔壁車道的來車,半夜起床上廁所也會有看不清楚的情形,於是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眼科部看診。張逖文醫師檢查眼底發現許小姐的視網膜有很多色素斑點沈積,利用最新的視網膜電位圖確認她罹患了「視網膜色素病變」,也就是俗稱的夜盲症的一種。
新竹臺大分院眼科部張逖文醫師說明,視網膜是一層由幾百萬個不同的神經元細胞所組成的感覺組織層,所有的光影與色彩進入眼球後都會被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收,再轉化成電位訊號由各個神經元傳送到大腦,我們才能看得到影像。不同的視網膜疾病會影響不同的神經元,使得這些電位訊號無法正常傳送到大腦,我們的視力就會出現問題。視網膜電位圖就是用來偵測不同神經元細胞在受到光刺激後所發出的電位訊號的檢查工具,在臨床上可以分辨是哪個神經元出現病變,幫助醫師診斷各種視網膜疾病。
雖然常見的視網膜疾病(如視網膜剝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在診斷上不太需要用到視網膜電位圖,但是對於一些比較複雜或少見的視網膜疾病,如遺傳性視網膜變性(如視網膜色素病變等)、夜盲症、色盲、中毒性視網膜病變等疾病的診斷則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另外,有些癌症、營養不良、不明炎症、或長期接受化療等藥物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畏光、模糊、夜間視力不佳、不明眩光等視力問題,或是某些病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視力障礙等狀況,這時眼科醫師也會利用視網膜電位圖來找出可能的病因。除此之外,在一些視網膜剝離術後、視網膜血管阻塞、晚期的青光眼等病人,醫生也會利用視網膜電位圖來客觀地評估病人視網膜功能。甚至一些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對於糖尿病病人,視網膜電位圖可以比現行的篩檢工具更早發現視網膜的病變,可見視網膜電位圖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由於視網膜電位圖檢查非常繁複耗時,而且檢查機器龐大且昂貴,加上需要接受檢查的病人相對較少,所以在成本考量下大部分診所或小型醫院都不具備視網膜電位圖的檢查機器。如果眼科醫師想要為病人安排此項檢查,都必須將病人轉診到外縣市的醫學中心,增加病人就醫的不便性。
新竹臺大分院眼科部秉持著成為竹苗區首屈一指的眼科中心的目標,為了提供病人最完整且方便的視網膜疾病的診斷與照護,特別引進符合國際臨床視覺電生理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of Vision,ISCEV),全新手持式免散瞳非侵入性視網膜電位圖檢查儀。依據美國、日本等國的使用經驗,其檢查結果的精準度和傳統機器沒有差別。除了國外一些最新的文獻指出此檢查模式能在臨床上未出現任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兆前,早期篩檢出高危險性的病人,檢查結果甚至可以預測以後發生病變的機率。
新竹臺大分院眼科部常接受診所和其他醫院轉診過來困難診斷的病人,希望在引入手持式視網膜電位圖檢查儀後,可以提供病人更完整仔細的視網膜檢查。此外,也希望推廣此檢查於更多常見的視網膜病變,除了協助診斷外,也可以提供病人和醫師有關疾病的治療和預後評估不同面向的資訊。